中藥變「毒藥」,短短几個小時致死!提醒:5種中藥別拿來當補品

2024-10-07     洪翠蝶     反饋

中藥變「毒藥」,短短几個小時致死!提醒:5種中藥別拿來當補品

你可曾聽說,中藥也有可能變成「毒藥」,在幾個小時內奪走生命?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

那些看似溫和的中藥,怎麼就可能一不小心搖身一變,成了威脅我們生命的「毒藥」。同時,也要提醒大家,有那麼幾味中藥,可千萬別當成補品天天往嘴裡塞。

一、中藥誤用引發悲劇

有這麼個真實的故事,一個35歲的中藥愛好者,因為自己研究中藥,不慎大劑量服用了所謂的「附子」。結果,沒過多久,他就出現了頭暈眼花、噁心嘔吐,四肢無力的症狀,最後竟因心臟驟停而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附子裡頭的烏頭鹼,可是個厲害角色,只需0.2毫克,就能讓人中毒。還有個風濕老人,被一個自稱能治病的「神醫」忽悠,喝了對方給的藥,結果直接送了命。這位老人喝的藥里,含有的鉤吻鹼子成分,是直接導致他中毒身亡的罪魁禍首。這些不幸的例子,無不提醒我們,中藥雖好,卻也不能隨意使用。

二、中藥的毒性分級與常見誤區

講到中藥,你可能會說:「中藥是天然的,肯定沒毒。」但實際情況可沒這麼簡單。從古至今,對中藥的毒性,中醫都有著嚴格的分級。比如《神農本草經》就把中藥分為有毒和無毒兩大類,而現代《中國藥典》進一步細分,將中藥的毒性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

到了2020年的版本,就明確列出了83種有毒性的中藥,其中大毒的有10種,中毒的有42種,小毒的有31種。這些分級並不是隨隨便便劃分的,而是基於藥物成分對人體的潛在影響。就像那位不幸的中藥愛好者,可能就是因為忽視了這些專業的分級,自行決斷用藥,結果釀成了大錯。

所以,咱們在使用中藥時,千萬不能有那種「反正是天然的,吃多了也沒事」的僥倖心理。畢竟,就像俗話說的,「是藥三分毒」,這話放在中藥上同樣適用。

3/8

三、常見中藥的潛在危害

中藥,這個歷史悠久的名字,常常給人以安全的錯覺。但你知道嗎?即使是最常見的中藥,也可能藏有不為人知的危害。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雷公藤,它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上確有一手,但過量服用,卻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還有,像是金銀花、連翹之類,雖然常用於清熱解毒,但如果你的肝臟功能不全,或者是孕婦、小兒,這些藥材就可能變成了身體的負擔。

再說說我們常說的「三七」,它的止血效果不錯,但你可知道,三七含有的皂苷成分,如果過量,會對肝臟造成損害,甚至可能引起出血。這些藥材,不是不好,而是需要在專業指導下,按需適量服用。中藥的這些潛在危害,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大量臨床數據和實驗研究為依託。例如,有研究顯示,雷公藤多甙片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不可逆的腎臟損害,這已經在《中藥藥理與毒理》等專業書籍中有所記錄。

4/8

四、如何避免中藥成為「毒藥」

那麼,面對這些潛在的風險,我們該如何安全使用中藥呢?首要的,便是遵循醫囑。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不是隨便一味藥都能「大補」身體。每個人的體質各異,適合別人的藥,不一定適合你。還有,就算是在網上看到了某個「神奇」的中藥方,也別自作主張去嘗試。

中藥的配伍禁忌,是非專業人士難以完全掌握的。此外,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測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肝臟是我們體內的「化工廠」,很多中藥成分都需要經過它的代謝。

如果你長期服用中藥,那麼定期檢查肝功能,就可以及時發現是否有藥物性肝損害的風險。這一點,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也有明確提出,強調了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的重要性。說到底,中藥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療病救人;用不好,卻可能危及生命。我們在享受中藥帶來的便利和療效的同時,更應該對它保持敬畏之心,科學、合理地使用。

5/8

五、中藥與現代藥物的相互作用警示中藥與現代藥物同時服用時,可能會出現複雜的相互作用,影響藥效甚至引發副作用。比如,某些中藥含有的化學成分能夠影響現代藥物的代謝,比如丹參能增強抗凝血藥物的作用,可能導致出血風險增加。

因此,在使用中藥和現代藥物的同時,必須經過醫生的細緻評估和指導,避免潛在的藥物交互作用帶來的風險。

六、個性化中藥使用的重要性

每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和生活環境都不相同,中藥的使用也應當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傳統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強調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來選擇和配伍藥物。

例如,寒性體質的人適合使用溫熱藥性的中藥,而熱性體質的人則需要採用清涼藥性的中藥。這種個性化的醫療方案不僅能增強療效,還能大幅度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中醫體質分類與健康》一書中,詳盡地描述了體質辨識與個性化用藥的具體方法,是這一原則的科學體現。

7/8

七、公眾對中藥安全性的誤解和正確認知

公眾對中藥安全性的認知存在不少誤解,有人認為「天然就是安全」,但這種觀念忽略了天然物質同樣可能含有毒性。教育公眾認識到中藥並非無害,是提升中藥使用安全的重要步驟。有效的做法包括通過健康教育、公眾講座等方式普及中藥知識,同時提供科學的中藥使用指南,幫助人們正確理解和使用中藥。

總結

我們希望能夠清晰地傳達中藥在提供治療效果的同時,也需要嚴格的使用監管和個性化應用,以保證每個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正確的使用方法和對潛在風險的充分認知,是每個中藥使用者都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