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時,晉國的公子重耳,為躲避迫害,外出流亡十九年。
一群輔佐他的人,常伴左右,從青春年少,到徐徐老矣,變成了出生入死的兄弟。
重耳從秦國,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的時候,經過黃河,下令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丟掉,要老弱病殘,都排在隊伍的最後面。
咎犯聽了命令,大聲哭泣:「公子丟棄的,正是流亡路上賴以生存的東西......」我們總以為,努力善良,去幫助他人,就會得到很多的回報。
結局卻往往是相反的,你幫助的,不過是一個白眼狼。
古人留下一句忠告:「好事做盡,必有災殃。」
從今往後,不管你多善良,和親戚朋友相處,收起你的善良,別太大度。
01感情再好,也抵不過現實。
莊子和惠子是好朋友。
惠子初次到魏國,因為和相國張儀不和,被魏國驅趕,於是來到宋國,和莊子一起讀書,勞作,吃飯。
後來惠子重新被啟用,做了魏國的相國。
莊子閒來無事,去魏國拜見惠子,想要敘敘舊。
惠子很擔心,才高八斗的莊子,會被魏國重用,然後取代自己的位置。
趕緊派士兵去圍攻莊子,讓其不能順利抵達魏國。
繞了一個大圈,莊子見到惠子,說:「我見到你,就像貓頭鷹得著臭老鼠一樣。
」再後來,惠子坐著高大的馬車出行,莊子遠遠地看到,就躲起來。
人真的太現實了,在落魄的時候,會想起親戚朋友,主動去巴結,哪怕是能夠吃一頓飯都好。
人一旦有錢有勢了,幫他的親戚朋友,就慢慢被遺忘。
就是親戚朋友上門來求助,也會保持距離,就像怕被糾纏一樣。
反過來說,當你生活安穩的時候,總有一些混得不好的親戚朋友來投靠;你混得特別好的時候,來的親戚朋友特別多。
當你跌落神壇,曾經推杯換盞的人,也不見了。
在利益面前,人情,什麼都不是。
充其量是一張人情牌,是一種算計的手段。
你越是重情重義,越會被人情困住。
多情總被無情傷。
02越是善良,被欺負的機率越高。
在《警世通言》里,有一個叫呂玉的人,娶妻王氏,兒子喜兒。
有一天,一家人去看神會,喜兒就走丟了。
為了找到兒子,呂玉決定外出做生意,把妻子王氏交給弟弟呂寶照顧。
呂玉外出多年,把賺來的一部分錢,寄回給弟弟呂寶。
大概過了三年的樣子,呂玉也沒有回來。
呂寶賭博,輸了不少錢,因而計上心來,欺騙王氏,說「呂玉已經在外頭病故」。
王氏信以為真,整日哭哭啼啼。
呂寶就假惺惺地去安慰,勸其改嫁,以便得到「彩禮錢」。
你對兄弟深信不疑,兄弟對你暗中算計。
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我們常常說:「兔子不吃窩邊草。」
有人卻說:「兔子不吃窩邊草,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善和惡是相對的,也是此消彼長的。
一旦你過分善良,禍害就接踵而至。
「碗米恩,擔米仇」,你長期給某個人好處,也不要他歸還。
假以時日,他就賴上了你,認為你應該定期給他好處。
萬一你哪一天不給了,這就結仇了。
兄弟姐妹,你借錢給窮一點的人。
一旦他們不會還錢,你遇到了急事,這就困住了自己。
你去催債,他們還說你「太不近人情」。
你孝順父母,給父母買房,生活費。
父母的事情,你承包了。
你的兄弟,會變成袖手旁觀的人。
萬一你的父母偏心,把你給的生活費,轉手就給了其他兄弟。
你無條件給朋友做生意的信息。
讓朋友加入你的行列。
在利益的驅動下,朋友做大做強,就開始搶奪你的飯碗。
就是枕邊人,你把他養起來,都會助長他的囂張。
你把溫暖都給了別人,卻沒有人給你溫暖,你就不會心寒嗎?
03熟不逾矩,才是頂級的善良。
也許你看到這樣的場面:一個年輕小伙子回家過年,親戚們圍過來,就談小伙子為什麼不結婚,如何找對象。
也有熱情的親戚,介紹對象,非得拉著小伙去見面。
迫於壓力,小伙子開始疏遠親戚,甚至不回家過年。
小伙終於耳根清凈了。
這就說明,冷漠比熱情更讓人舒服。
正如宋代宰相呂居仁說的:「規矩備具,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於規矩之外。
」當你行善的時候,看看符合規矩嗎?
在尺度之內嗎?
不因為行善,就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困頓。
比方說,你有一千元,能夠外借的是一百。
剩下九千,你還要過日子。
不因為善良,導致對方賴上你,也不給對方長期的供養。
大大方方地告訴對方,只管他到某個時間段。
就是你的兒子,也嚴厲地說,管到成年就截止。
不因為幫忙,導致自己惹上麻煩。
那些混亂的場合,繞道而行,也是一種善良。
對於一些好吃懶做的人,你拒絕幫忙,是莫大的善良。
04親戚也好,朋友也好,都是階段性的關係,你不要太較真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外出謀生,親戚會慢慢走散。
你到了新地方,就會慢慢忘記老朋友,結交新朋友。
有些道理,別等受傷了,才懂得,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和睦的氛圍,確實不錯,但千萬別理想化,回歸理性看現實。
善良給對了人,善有善報;給錯了,人善被人欺。
關係再好,分寸不差。
關係再惡,良心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