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起,中糧就開始另立山頭自創品牌,1995年推出「福臨門」開拓中國企業的小包裝糧油市場。2001年,中糧正式出售南海油脂股份,中糧、郭氏正式「分手」。從中糧發布的公告顯示,中糧以3.8億的代價轉讓了南海投資49%的股權,虧損500萬港元,而這個關口正是南海投資進入良性盈利通道的時期,也就是說中糧在南海投資開始掙錢的時候「全身而退」,並且還「倒貼」。事實上,此舉令中糧成了日後最大競爭對手進入中國市場的「引路人」,令人扼腕。
從郭氏的角度來看,中糧的抽身對豐益有利而無害,為金龍魚壟斷中國糧油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不愛柴米油鹽愛音樂,豐益國際三少爺會是最終接班人?
郭孔豐第三子郭孟儒
新加坡是一個著名的花園城市國家,許多僑裔企業家熱衷定居於此,這裡的狗仔文化不像國內香港那般盛行,很少能看到豪門花邊新聞,就連當年深陷豪門情債困擾的女星梁洛施也到新加坡躲清靜。因此,新加坡的富豪們都顯得相對低調,通常創一代們都到了退休的年紀,二代、三代們卻鮮少露面。
郭孔豐膝下育有4名子女,除了老三郭孟儒,其餘的子女鮮少出現在大眾視野。郭孔豐今年已經71歲,已到退休的年紀,豐益將來交給誰是個問題。
從家族企業的傳承方式來看,一般是父傳子、子傳子,如新加坡遠東集團創始人黃廷芳家族;但也有一些例外,二代或三代不願繼承家族產業,原因一般有二:一、富豪後代興趣不在家族企業,無意經商,想自立門戶開拓自己的事業,如大華銀行黃祖耀之孫黃鼎文不愛銀行愛廚房,做起了餐飲行業;二、後代能力經驗不足,尚不能擔起企業重責。
郭孟儒(第二排左五)與BandLab員工合影
郭孟儒今年30歲,10起就被送往英國寄宿學校,後來在劍橋大學數學系取得碩士學位。但郭孟儒是一位有個性的富二代,不愛「柴米油鹽」唯獨愛音樂,他創辦了音樂公司BandLab Technologies,目前旗下產品是音樂人的線上社區。2012年郭孟儒收購了新加坡本地吉他經銷商Swee Lee Music,還買下了諸多音樂業務。
2016年美國著名流行音樂雜誌——《滾石雜誌》,因為曾登出一篇關於維吉尼亞大學有性侵文化的稿子,遭連告三次,最終不得不尋求新加坡富豪的資本與支持。當時的滾石剩餘51%的股份,是由創辦人詹恩·溫納(Jann Wenner)家族持有,郭孟儒打算全部收購。
《滾石》創辦人詹恩·溫納(JannWenner)的兒子古斯·溫納Gus Wenne表示:「當郭孟儒表達想要合作的意願之後,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一起談未來的願景和我們各自的興趣,我們雙方非常談得來。很明顯我們能一起合作。」最終郭孟儒買下了《滾石雜誌》49%的股份。
按郭家「何必多留財」的家風來看,郭孔豐似乎沒有刻意安排子女接班,而是讓他們各自發揮所長。早在2011年更有傳聞神華集團董事長陳必亭或將取代郭孔豐執掌益海嘉里。但過了這麼些年,郭孔豐仍穩坐益海嘉里的龍椅。
據天眼查瑞立豐益電子設備安裝(上海)有限公司的註冊信息
顯示,郭孟儒手上還有兩家豐益在上海的分公司,分別是瑞立豐益電子設備安裝(上海)有限公司和瑞立上海貿易有限公司,郭孟儒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父親郭孔豐是董事。這樣看來,三少爺郭孟儒也有接手家族企業的一部分,郭孔豐也並非完全放手任由其闖蕩音樂事業。
目前老三還很年輕,或許也還不具備獨挑大樑的資質,想必郭孔豐也是想讓年輕人先在外面歷練,積累經驗,對於未來會否回歸家族企業完全接盤,現在還不好說。
我們知道,家族企業代際傳承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遠的規劃和考量。目前郭孔豐可以說寶刀未老,不過偌大產業,誰來接手是個大問題。假如「兒孫不如我」,可以考慮「傳幫帶」模式,由職業經理人輔佐少主,如新希望「公主」劉暢和陳春花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劉暢接管新希望後,劉永好聘請職業經理人陳春花再度出山,出任集團聯繫董事長兼CEO,輔佐少主劉暢把舵,三年內在新希望轉型過程中功不可沒。直到2016年5月份,陳春花正式卸任,劉暢獨挑大樑,兩年來交出了幾分合格的成績單。
新希望的交班可以說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許多家族企業在面臨類似問題時候,不妨借鑑新希望傳承的成功之處。郭氏的商業帝國十分龐大,光靠年輕二代恐獨木難支,因此,在接班人的培養和「賢臣」的提拔上要有綜合的考量,否則,「守業更比創業難」的魔咒恐怕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