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里程碑事件背後

2022-10-04     曹強育     反饋

以太坊的創建者維塔利克·布特林(左)與軟體開發工程師Dapplion。圖片來源:COURTESY OF DAPPLION

今年9月,當加密貨幣世界焦急地等待醞釀多年的以太坊(Ethereum)合併時,一群為該項目奉獻了畢生精力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研究員和社區成員感到壓力驟升。

不過,當倒計時牌來到美國東部時間9月15日凌晨2點30分的時候,這群人並沒有興奮得不能自己。就像整個加密貨幣社區一樣,他們也在估計的合併時間不斷迫近之際,不停地發送推文。那一刻,他們聚集在德國柏林的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的辦公室裡,圍坐在電腦旁,通過Zoom視頻電話討論進展,分享個人軼事,最後一起慶祝。當時正好趕上著名的黑客馬拉松大賽EthBerlin。在那裡,來自世界各地的以太坊人匯聚一堂,共賀他們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

然而,即使支持者數不勝數,質疑聲卻仍然此起彼伏。比如,一些人指出,以太坊合併緣何屢屢推遲;在一個活躍如斯的龐大網絡上,如此規模的升級緣何從未進行過。

令他們驚訝的是,以太坊的權益證明鏈(PoS)在美國東部時間9月15日凌晨3點左右開始合攏。圍觀者實時見證了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歷史性時刻。就在這時,藝術家喬納森·曼恩秉承純正的以太坊風格,延續了他長期以來的傳統,在社區Zoom上演唱了一首以太坊主題的歌曲,這也是他在合併前測試期間的多次電話會議上保持的習慣。最新一首獻給合併的歌曲包含這樣一段歌詞:「碳足跡都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高唱合併之歌。」

成功合攏獲得確認後,合併正式完成,開發者和旁觀者都歡呼起來。

在外人看來,這種場面似乎來得毫無道理。他們認為,所謂的合併只不過是一次無聊的軟體升級。但對於肩負合併重任的團隊來說,它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壯舉。毫無疑問,對於以太坊和整個加密貨幣領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牌。除此之外,這也是一條不平凡的成功之路:夜以繼日的工作、無數次測試、研討會、聚會、黑客馬拉松大賽和不辭辛苦的旅行,而參與其中的開發人員最終也成為加密貨幣社區的明星。數十名開發者和研究員跨越年齡和文化障礙,設法聯繫在一起,一周又一周的親密合作,協力構建以太坊,並為合併做各種準備。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刻」

合併歷經漫長的等待才得以啟動。自以太坊誕生之日起,創建者維塔利克·布特林與軟體開發工程師和研究員就一直籌劃將這個網絡轉入權益證明機制。

以太坊軟體公司ConsenSys的首席研究員米哈伊爾·加里寧每天會花10個小時來鑽研這個轉換過程。但這位享譽業界的技術大咖告訴《財富》雜誌,他從來沒有覺得這是在工作。

現年35歲的加里寧是以太坊領域的元老級人物:早在以太坊「主網」在2015年啟動前的一個月,他就開始勠力打造以太坊的生態系統,並最終被稱為合併的幕後「策劃者」。事實上,其他開發者透露稱,沒有他,合併就無從談起。

2020年11月,加里寧發布了一個旨在建立「可執行信標鏈」(Executable Beacon Chain)的提議。一個月後,信標鏈(即以太坊的權益證明鏈)正式啟用。

「看到我不知疲倦做出來的東西開始投產,將被其他人使用——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刻。」Prysmatic Labs實驗室的創始人、常駐美國舊金山的以太坊軟體工程師特倫斯·曹這樣說道。自2018年以來,現年34歲的特倫斯一直與團隊從事這項研究,也見證了合併的早期研發進展。彼時,這個過程還沒有被稱為「合併」,甚至還不叫Eth2,大多時候被稱為「Shasper」。後者是一個組合詞,由當時的以太坊權益證明名稱「Casper」,以及以太坊增容解決方案「sharding」合併而成。

從那時起,開發者和研究員一直潛心研究,並對合併過程進行了多次測試,而這些時光也成為團隊成員最美好的回憶。例如,許多開發者和研究員對2021年10月在希臘舉行的「雙耳瓶」(Amphora)研討會記憶猶新。

以太坊基金會的軟體工程師馬里厄斯·范德維登說:「第一次親眼看到你在網上互動了這麼久的人,真的很有趣,也著實令人興奮。」他住在德國,從2020年開始執掌頗具人氣的以太坊客戶端Go Ethereum(Geth)。

對於輕鬆愉悅的以太坊社區來說,那次旅行特別符合他們一以貫之的形象。比如,來自以太坊客戶端Lodestar、化名為Dapplion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旅行的大部分時間都穿一件帶有獅子造型的服裝。「我在不同的日子裡都穿著那套行頭。」29歲的Dapplion笑著說。

軟體開發工程師Dapplion(左)和開發運維工程師帕里索什·賈揚蒂。圖片來源:COURTESY OF DAPPLION

但對26歲的范德維登來說,「最有趣的事情」並不是什麼獅子服飾,而是見證了40多名軟體工程師和研究員合住在希臘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而且從未離開地下室那一幕。「從早到晚,我們都坐在這個狹小的房間裡寫代碼,所有人都伏在電腦前。」范德維登回憶道。

他們的目標是取得進展,並「化解」合併轉換方面的一些問題——他們確實做到了。他們當時還不知道的是,這將成為以太坊共識機制轉向權益證明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21年10月,米哈伊爾·加里寧在希臘的一個研討會上向一群以太坊軟體工程師發表演講。圖片來源:COURTESY OF MIKHAIL KALININ

「我們成功地證明了我們所使用的整體概念或架構是有效的。我認為,這是合併研發過程中最振奮人心的時刻。」這次旅行的組織者、以太坊基金會的協議支持主管蒂姆·貝科說。

以太坊基金會的開發運維工程師帕里索什·賈揚蒂透露稱,在活動的最後一天,「我們想嘗試在以太坊測試網絡上真正實現合併。在所有人必須得離開前的5分鐘,這項測試終於大功告成。」現年28歲的賈揚蒂於2020年加入團隊,合併前的測試環節基本上都是由他負責。做成這件事的感覺「很奇妙,我永生難忘。」他說。

2021年10月,以太坊的開發者在希臘慶祝與合併相關的測試獲得成功。圖片來源:COURTESY OF BEN EDGINGTON

「晚上10點以後開會」

對這群人來說,長時間的晝夜工作並不罕見。對合併的全情投入、對以太坊的萬丈熱情,經常讓他們無暇休息,更顧不上睡覺。此外,由於軟體工程師和研究員來自不同的時區,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德國、印度、波蘭、瑞士、英國和美國,工作時間不規律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1/2
下一頁